药品包装与食品包装材料剥离强度标准的差异
同行朋友寄了几种结构的复合膜过来,要帮助分析原因,经手感检测如下:
1、PET/AL/PE复合膜内层的剥不开,强度很好。
2、OPP|PE的 样品,行业内做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透明部分的剥离强度往往不到1N,有的只有0.5N左右,这主要是OPP的难粘接性问题,剥开后胶水层从OPP的界面 上分开来,有人分析是OPP中的助剂问题导致的,不仅是干式复合,无溶剂复合做出来也是这样的。另外使用水胶时的剥离强度较高,在胶水有轻微粘性的情况下 剥离强度反而要高一些,完全干透后,剥离强度数据反而下降了。
3、 OPP|VMCPP的样品,剥开后,铝层不转移,也是胶水层从OPP的界面上分析来,原因同样品OPP|PE结构。但标准测试方法上机操作时OPP膜出现撕裂,属于剥离不可进行,或无法剥离的情况,是合格的。
4、PET|VMPET|PE样品,内层剥离强度从手撕来看还可以,不是最差的那种,其 与铝箔的区别在于,PET是高结晶度的难粘接材料,剥开时胶层从PET的界面上分开来,而且这种情况是越熟化越差。有时是厂内检测合格,发往客户那就不合 格了。这时选用柔软性好的胶黏剂,减少固化剂的量,低温熟化45度,可以改善。虽达不到行标2.5n剥离强度指标,但不算是质量问题,只是标准在那放着, 不达标也根本不影响使用。【上海抽捡后按标准不合格要处罚】,但这个结构是食包里面属于普通级的0.6N,将固化剂的量减少到临界不平,略有粘性就能达 2.5N的标准了,对于OPP,PET结构,可以试一下。通常提高上胶量的方法没什么明显效果。
这个产品铝层不是大片剥离的,做得算是较好的了,镀铝复合,上胶量一定要最少,能解决外观问题就行了,胶量大了铝层就会转移严重。
下面对药品包装和食品包装的剥离强度标准作一下简单对比:
结构 |
剥离强度,N∕15mm |
热合强度,N∕15mm |
标准代号 |
双层结构 |
≥1.0 |
≥7 |
YBB00132002 |
多层结构 |
内层≥2.5 |
≥12 |
|
普通级 |
≥0.6 |
≥7 |
GB∕T10004-2008 塑料复合膜 干法复合 |
水煮级 |
≥2.0 |
≥13 |
|
半高温蒸煮级 |
≥3.5 |
≥25 |
|
高温蒸级 |
≥4.5 |
≥35 |
|
铝箔复合膜 |
内层≥2.0 |
≥10 |
GB∕T28118-2011 铝箔复合膜 |
从 上表中可见,同一结构的复合膜用于药品与食品包装用途时其技术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行业内BOPP/CPP、BOPP/PE的剥离强度可能低于1.0N(尤 其是两层材料挺度相近,上机测试时,两层膜标准的T型状态),PET∕VMPET∕PE内层剥离强度可能低于2.5N的YBB技术指标。
实 际上我们检测的复合膜剥离强度,可以看成是物理性粘接力(类似于不干胶)和化学键力的混合,刚复合下机时熟化2小时时,胶黏剂【酯溶性双组份聚氨酯胶黏 剂】未充分交联反应,但检测上述两种复合膜的剥离力反而是合格的,反倒是越熟化最终的剥离强度可能越差,在这一熟化过程中物理性粘接力下降了,化学键力增 强了,由于BOPP及PET实际上都是难粘接的高结晶度聚合物及助剂析出的影响,完全熟化后往往表面为BOPP、PET薄膜与胶层的界面剥离破坏。但这种 剥离强度“不达标”的复合膜,一点也不影响热封强度数值。
乐动体育网页版成立于2002年,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RMB,天交所上市企业,,股权代码000057,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投资超过2.1亿RMB,拥有20000余平方米普包厂区;拥有13000平方米的药包厂区, 110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公司拥有二位行业顶尖研发博士,每年新增超过100多个专利,专业生产食品包装膜(袋)、药用包装膜(袋)、化工包装膜(袋)、电子监管码防伪包装等各类彩印复合包装膜(袋)。现位于无锡新区硕放中通路99号,毗邻上海车程2小时内。